遼寧省民政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著眼促進人民共同富裕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等黨和國家重大戰略任務,聚焦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,緊盯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大興調查研究之風,著力發揮調查研究對全省民政工作實踐的指導和促進作用,為打好打贏新時代“遼沈戰役”蓄勢賦能。
實干篤行強能力,“一盤棋”推動統籌謀劃。一是高站位部署。省民政廳黨組將調查研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,每年初確定調研目標任務,建立調研工作臺賬,科學設計調研計劃,周密謀劃方法步驟,精心組織實施,推動調查研究工作有序規范開展。統籌安排調研時間、地點、內容,盡量錯開,各有側重,避免扎堆調研,持續為基層減負增效。二是高效率推進。健全完善廳領導包片、處室包市制度,成立15個調研督導工作組,綜合運用集中座談、蹲點調研、“四不兩直”實地走訪等方式下基層、走一線,充分運用互聯網、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,提高調查研究的科學性和實效性。定期梳理匯總調研成果,每月形成1次調研督導報告。三是高標準打造。培育遼寧特色品牌,謀劃部署推動常態化“走進困難家庭 親情解憂暖心”專項行動,組織全省9536名民政干部走訪調研民政服務保障對象,及時發現并主動解決困難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兩年來共計走訪困難群眾179.7戶次,解決問題7.08萬件,困難群眾的民生福祉得到進一步增強。
多方聯動聚合力,“一張網”推動綜合研究。一是依托智庫抓調研。注重加強與科研機構、學術團體、行業協會、企業專家的聯系,借助“外腦”凝智聚力、有效借力,擴大民政政策理論調查研究的社會開放度和參與度。依靠東北大學、遼寧大學等高校理論研究優勢,共同就促進人民共同富裕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等黨和國家戰略進行專題調研,為推動出臺政策措施奠定理論基礎。二是借力而行抓調研。借助相關部門統籌協調能力強的優勢,從全局出發共克難關,聯合省人大、省政協等部門開展了社會救助、社區治理和養老服務等專項調研,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,協調解決難點問題,助推相關領域工作有效開展。三是上下聯動抓調研。重大課題省市縣三級聯動,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工作專班,共同研究新情況、解決新問題、總結新經驗、探索新規律。持續強化對下考核指揮棒作用,將調查研究納入民政綜合評估重點內容,充分調動各地調查研究的積極性。建立定期調度機制,采取綜合處室月調度、分管領導雙月調度、廳黨組季調度、重要事項隨時調度等方式,推進調查研究工作落地落實。
標本兼治提效力,“一體化”推動成果轉化。一是力求實效“建”機制。積極運用調查研究成果推動政策創制,努力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決策參考,適時向省委、省政府報告,定期推送相關部門或各地參閱。推動調研成果轉化為政策制度或工作決策,形成了一系列指導性強、針對性強、操作性高的硬招實招,充分發揮了調查研究服務決策的牽引作用。二是聚焦問題“抓”整改。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戰略決策及省委、省政府中心工作,多措并舉實地開展調研督導,實施全省民政領域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,開展拉網式、起底式的大排查、大整治,年均整治消防安全、食品衛生等各類風險隱患問題千余件,確保了全省3391個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穩定、200余萬名服務保障對象身心健康。三是提出建議“促”優化。將調查研究的經驗和結論轉化為能落地、真管用的意見建議,為科學決策提供理論依據,助推改進優化相關政策舉措,努力提升工作質量。注重調研成果的有效應用,為各地民政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,推動遼寧民政工作提質增效,在新時代東北振興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。(根據遼寧省民政廳信息整理)